環保督察通報第三批5個典型案例 涉及違規選礦/處置污泥/收集污水等
今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集中通報第三批5個典型案例,涉及違規采礦選礦、處置污泥、排放污水等問題。
環保督察通報第三批5個典型案例 涉及違規選礦/處置污泥/收集污水等
今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集中通報第三批5個典型案例,涉及違規采礦選礦、處置污泥、排放污水等問題。
4月26日,為發揮警示作用,切實推動問題整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集中通報第三批5個典型案例,涉及違規采礦選礦、處置污泥、排放污水等問題。
目前,各督察組已完成下沉工作任務。截至4月22日晚22:00,各督察組共收到群眾來電、來信舉報14410件,受理有效舉報12425件,經梳理合并重復舉報,累計向有關省(區)和兵團轉辦10445件。有關省(區)和兵團已辦結或階段辦結5772件。其中,立案處罰1127家,立案偵查59件;約談黨政領導干部239人,問責黨政領導干部188人。
一、內蒙古赤峰克什克騰旗違規占用國家森林公園 生態破壞問題突出
2022年4月,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內蒙古自治區發現,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黃崗梁鐵礦區的7個采區全部在內蒙古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范圍內,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生態破壞問題突出。
1、違規占用國家森林公園采礦選礦
內蒙古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成立于1996年8月。1994年頒布并于2011年和2016年兩次修訂的《森林公園管理辦法》均明確規定,禁止在森林公園毀林開墾和毀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毀林行為。2018年1月,國家有關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家級森林公園管理的通知》明確規定,國家級森林公園內禁止開展開礦、開墾、挖沙、采石、取土以及商業性探礦勘查活動。
督察發現,黃崗梁鐵礦區兩家企業卻在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內建有7個采區、7家選礦廠、4座尾礦庫及相關輔助工程,每年采選鐵礦及其它伴生礦合計約340萬噸。經核實,兩家采礦企業的3個采礦權均未落實國家森林公園管理有關規定,長期違規開采,礦區面積合計為24.97平方公里。
2022年4月2日,督察組調取衛片顯示,黃崗梁鐵礦區兩家企業7個采區全部位于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內
2、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多發頻發
督察發現,兩家采礦企業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突出,多次被當地有關部門處罰。僅2018年一年,這兩家企業就因揚塵污染和廢水超標排放等環境違法行為被處罰4次,2019年以來,又因非法占用林地被處罰4次,涉及非法占用林地126畝。現場督察還發現,大量尾礦和廢石露天堆放,未采取防雨、防揚塵、防流失措施,污染較為突出。
2022年4月3日,督察組使用無人機拍攝發現,西北礦業公司露天堆放廢石,未采取防雨、防揚塵、防流失措施
3、礦山地質環境生態修復治理工作滯后
按照相關部門的要求,黃崗礦業公司制定并組織實施了《內蒙古赤峰黃崗鐵礦Ⅰ、Ⅱ區礦山地質環境分期治理方案》,但在2019年申請驗收時,因多處廢石場未完成場地清理和植被恢復工作而未通過驗收。另外,治理方案中涉及的Ⅱ1區已閉坑露天采場,總面積為1.52平方公里,被劃定為礦山地質環境影響嚴重區。督察發現,該采場僅部分回填,未達到生態修復效果。黃崗礦業公司尚有至少8處廢石場和露天采場需要加快場地清理或回填、植被恢復等生態修復工作。另外,西北礦業公司在礦區四周隨意堆放廢石,自2018年停產至今,未對礦區多處廢石場開展生態修復治理,廢石長期侵占土地,露天堆放,破壞植被。
2022年4月3日,督察組使用無人機拍攝發現,黃崗礦業公司Ⅱ1區露天采場生態修復不到位
二、統籌不力 監管缺失 河北部分市縣違規處置污泥問題突出
2022年4月,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河北省發現,邢臺、唐山、衡水棗強等地部分企業長期違規處置污泥,環境風險隱患突出,相關部門統籌不夠,一些地方監管不力。
2017年10月以來,位于邢臺市隆堯縣的正祥牧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祥公司)未辦理相關審批手續,以養殖蚯蚓名義,與邢臺市污水處理廠、第二污水處理廠等19家單位違規簽訂污泥處置合同,非法接收生活和工業污泥8.8萬余噸。其中,從石家莊軍城皮革公司(含鉻鞣工藝)違法接收工業污泥6650噸。
督察發現,正祥公司僅利用少量污泥養殖蚯蚓,其余大量污泥非法傾倒堆放在耕地上,侵占耕地面積超過226畝。現場可清晰辨認的污泥就有近1.3萬噸,未采取任何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措施,產生大量黑褐色、粉紅色高濃度滲濾液進入土壤,造成嚴重環境污染。污泥產生單位沒有依法核實處置單位資質,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對此違法行為監管缺失。
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正祥公司在耕地上傾倒堆放大量污泥,滲濾液嚴重污染土壤
三、江蘇淮安部分區縣污水收集處理不到位 水環境問題突出
2022年4月,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江蘇省發現,淮安市部分區縣污水收集處理不到位,生活污水直排、溢流現象多發,水環境問題突出。
由于區域污水收集處理不到位,河流兩岸環境整治力度不夠,大量污水垃圾在排澇泵站和涵閘上游蓄積,淮安市國省考斷面上游支流支浜水質較差。2022年3月,當地有關部門對國省考斷面上游10公里范圍內排澇泵站和涵閘攔蓄水體監測顯示,76個采樣點位中Ⅴ類、劣Ⅴ類占比達21%。汛期大量污水隨雨水下河,嚴重影響下游水質。2020年、2021年汛期(6—9月),張福河、唐響河、汪木排河、南六塘河、白馬湖、潯河等6條(個)重要河湖水質明顯下降。2021年7月,全市11個國考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比例僅為27.3%,同比下降9.1個百分點,趙公河、南六塘河、汪木排河、淮河入海水道等4條河流水質甚至降為劣Ⅴ類,與6月相比下降2—3個水質類別。
此外,2022年4月采樣監測顯示,南六塘河上游四斗溝水體氨氮、總磷濃度分別為26.6毫克/升、1.86毫克/升,分別是地表水Ⅲ類標準的27倍和9倍,汛期將對南六塘河水質產生影響。
2022年4月,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漣水縣四斗溝水體污染嚴重
四、西藏空港新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嚴重滯后 生活污水長期直排
2022年4月,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西藏自治區發現,西藏空港新區不作為、慢作為,多年未建設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放任生活污水長期直排,嚴重污染環境,群眾反映強烈。
督察發現,吉雄干渠空港新區段沿岸遍布污水排口,大量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直排,甚至有廁所污水直接通過塑料管排入吉雄干渠,水面污濁不堪。經對部分排口和河渠斷面采樣監測,結果顯示,外排污水嚴重超標,對吉雄干渠水質造成較大影響。其中,空港壹號商務酒店外排污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分別為627毫克/升、18.3毫克/升、3.2毫克/升,超地表水Ⅲ類標準30倍、17倍、15倍;空港新區管委會辦公樓前排污溝污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分別為202毫克/升、17.9毫克/升、2.2毫克/升,超地表水Ⅲ類標準9倍、17倍、10倍。吉雄干渠流經空港新區后,氨氮、總磷濃度分別上升17倍、3倍,水質明顯變差。
前期暗查發現,空港新區空港壹號商務酒店正在排放污水,吉雄干渠水質發黑發臭
五、新疆一些地方落后產能淘汰不力 違規產能管控不嚴不實
2022年4月,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現,伊寧縣、伊吾縣、奎屯市等地盲目上馬項目,淘汰落后產能工作不力,違規產能監管不嚴不實,地方有關部門把關不嚴、履職不力。
督察發現,伊寧縣伊東工業園區管委會以園區清潔煤制氣中心的名義為伊犁閩陶陶瓷有限公司3臺1500噸/小時企業自用燃料類煤氣發生爐“打掩護”,伊寧縣發改委違規于2020年予以備案,目前該設施已基本建成。此外,該企業建筑陶瓷生產線能效未達先進值,不符合新建高能耗項目相關要求,地方有關部門仍默許項目違規建設。
督察組現場檢查發現,伊犁閩陶陶瓷有限公司煤氣發生爐已基本建成